在癌症的庞大 “家族” 中,胆囊癌与胰腺癌常常让大众感到困惑。它们都与消化系统紧密相关,名字里又都带 “癌” 字,不少人甚至误以为这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叫法。然而,胆囊癌和胰腺癌在发病机制、症状表现、治疗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。今天,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的程文主任就来为大家抽丝剥茧,详细讲解这两种疾病的区别,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,守护健康。
胆囊癌和胰腺癌,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。由于胆囊和腺在人体腹腔内位置相邻,且都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,使得人们很容易将这两种癌症混为一谈。但事实上,它们的 “脾气” 大不相同。胆囊癌起源于胆囊的上皮细胞,而胰腺癌则来自胰腺组织细胞的恶变。早期时,这两种癌症的症状都较为隐匿,容易被忽视,一旦发现往往已到中晚期,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。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,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判断,还能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。
一、发病原因大不同
程文主任介绍,胆囊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。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,长期存在的结石反复刺激胆囊黏膜,可引发慢性炎症,进而促使细胞恶变;胆囊息肉也不容忽视,尤其是直径较大、形态不规则的息肉,癌变风险更高。此外,胆囊慢性炎症、胆管解剖异常等也可能增加胆囊癌的发病几率。
而胰腺癌的发病则与遗传因素、不良生活习惯、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。家族中有胰腺癌病史的人群,遗传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更高;长期吸烟、酗酒、高脂肪饮食,以及患有糖尿病、慢性胰腺炎等疾病,都可能为胰腺癌的发生埋下隐患。这些差异导致不同人群对两种癌症的易感性也有所不同。
二、症状表现有差异
在症状方面,胆囊癌和胰腺癌虽然都可能出现腹痛,但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存在明显区别。胆囊癌患者的腹痛多位于右上腹,疼痛性质多样,可为隐痛、胀痛或绞痛,常伴有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。随着病情发展,还可能出现黄疸,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,尿液颜色加深。
胰腺癌的腹痛位置相对广泛,多在中上腹或左上腹,疼痛较为剧烈,常呈持续性,且在夜间或仰卧位时加重,患者往往通过蜷曲身体来缓解疼痛。除了腹痛,胰腺癌患者还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,以及消瘦、乏力等全身症状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。
三、治疗方式各有侧重
由于发病部位和病情特点不同,胆囊癌和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侧重。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,根据病情进展,可能还需要联合放疗、化疗、中医药治疗等手段,以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。
胰腺癌的治疗则更为复杂。早期胰腺癌患者若能手术切除,术后也需要辅助放化疗;对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,主要采用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手段,旨在控制肿瘤进展,缓解症状,延长患者生存期。中医药在这两种癌症的治疗中都能发挥独特作用,通过扶正祛邪,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,减轻放化疗副作用,提高生活质量。
胆囊癌与胰腺癌虽然有诸多不同,但它们带来的危害都不容小觑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保持规律饮食,避免高脂肪、高胆固醇食物,戒烟限酒,积极治疗胆囊结石、慢性胰腺炎等基础疾病,降低患癌风险。同时,定期进行体检,尤其是针对胆囊和胰腺的专项检查,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。一旦出现腹痛、黄疸、消瘦等异常症状,不要掉以轻心,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明确病因,接受规范治疗。
免责声明: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。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,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一经指出,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,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