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痣是我们皮肤上常见的 “小标记”,许多人对身上的痣习以为常,甚至觉得有些痣还能为颜值增添独特魅力。然而,并非所有的痣都安分守己,其中隐藏的黑色素瘤,就像一颗潜在的 “健康炸弹”,随时可能威胁我们的生命。如何区分普通痣与危险的黑色素瘤?今天,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的杨成平主任将为大家揭开其中的奥秘,教我们准确识别黑色素瘤的警示信号。
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肿瘤,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由于早期黑色素瘤与普通痣外观相似,很多人难以察觉其中的差异,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一旦黑色素瘤发生转移,治疗难度大幅增加,患者的生命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。但其实,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识别方法,就能在早期发现黑色素瘤的端倪。了解黑色素瘤的警示信号,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,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健康保卫战。
一、ABCDE 法则:识别黑色素瘤的黄金标准
杨成平主任指出,国际上广泛采用 ABCDE 法则来初步判断痣是否存在恶变可能。A 代表不对称(Asymmetry),普通痣通常呈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,而黑色素瘤的形状往往不规则,两边不对称;B 代表边界(Border),普通痣边界清晰,而黑色素瘤边界模糊、参差不齐,可能出现锯齿状或伪足状;C 代表颜色(Color),普通痣颜色均匀,而黑色素瘤的颜色深浅不一,可出现黑色、褐色、棕色,甚至混杂红色、白色或蓝色;D 代表直径(Diameter),普通痣直径通常小于 6 毫米,若痣的直径超过 6 毫米,需提高警惕;E 代表演变(Evolving),如果痣在短时间内大小、形状、颜色发生变化,或出现瘙痒、出血、结痂等症状,更要及时就医检查 。
二、特殊部位的黑色素瘤:容易被忽视的 “危险地带”
除了遵循 ABCDE 法则,一些特殊部位的黑色素瘤也需要重点关注。比如足底、手掌、甲下等部位,由于日常摩擦较多,一旦痣发生恶变,进展速度可能更快。这些部位的黑色素瘤早期表现可能不典型,容易被误认为是摩擦导致的老茧、鸡眼或指甲病变。此外,黏膜部位如鼻腔、口腔、生殖道黏膜的黑色素瘤,同样容易被忽视。这些特殊部位的黑色素瘤往往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,因此,定期自我检查和专业体检尤为重要。
三、家族史与高危人群:更需警惕的信号
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,遗传基因突变的概率相对较高,属于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。这类人群即使身上的痣看似正常,也不能掉以轻心,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的皮肤检查。此外,长期暴露在阳光下、皮肤容易晒伤、有大量先天性痣或发育异常痣的人群,患黑色素瘤的风险也会增加。对于这些高危人群而言,日常做好防晒措施,避免过度暴晒,同时养成定期自查和就医检查的习惯,是早期发现黑色素瘤的关键。
识别黑色素瘤的警示信号,是守护皮肤健康的重要一步。虽然黑色素瘤凶险,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,掌握科学的识别方法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能有效降低其带来的危害。日常生活中,大家要养成定期自我检查皮肤的习惯,尤其是对身上的痣多留意。一旦发现痣出现异常变化,不要心存侥幸,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让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。同时,中医在黑色素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,通过扶正祛邪、调理机体免疫功能,帮助患者减轻痛苦,提高生活质量。关注皮肤健康,从识别黑色素瘤的警示信号开始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免责声明: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。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,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一经指出,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,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!